中國時報 2007.03.03 
一個98 一個96 人瑞昆仲 孤苦相依啃饅頭度日
張南詠/南投報導

 「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,就是和你一起慢慢變老,直到我們老得哪兒也去不了,你還依然把我當成手心裏的寶。」情歌裡描述的「浪漫」,雖然沒發生在這對兄弟身上,但兩人扶持到「老」,把彼此當成「寶」,倒是真的。

    九十八歲張以壁、九十六歲張景韓兄弟倆,是江蘇省阜寧縣人,早年隨國軍來台,四、五十歲退役並取得榮民身分後,以江蘇手藝捏出香Q的饅頭、包子、春捲與豆漿,是老一輩中興新村人迄今難以忘懷的早點。

    租陋屋數十年 他們樂其中 (這就是他們長壽的主要原因。)

    年近百歲的兄弟檔,如今卻因「疑似罹患開放性肺結核」再度引起外界注意,處境令人噓唏,卻也讓人得窺兩老兄友弟恭相扶持的感人一幕。

    張氏昆仲因帶有濃濃的江蘇口音,雖影響與外界進一步的接觸機會,但因兄弟倆都很獨立自強,寧願自己花點錢請關懷協會居家服務員多來幾趟服務,也不願去麻煩別人。

    張氏兄弟承租一間簡陋平房,相依為命數十年,環境雖不起眼,甚至有種「貧民窟」的感覺,但他們仍自得其樂。上午十點,張以壁慢條斯理地到附近便利商店買瓶鮮奶,再從冰箱拿出兩個饅頭一起放著蒸煮;但年老健忘,鮮奶快煮乾、饅頭快燒焦,他才慢慢起身關爐火。 (就是因為吃到鮮奶,於是出現健忘現象,鮮奶是不可以吃的,只能給小牛喝)

    「不要噎到喔!」張以壁細心提醒張景韓,張景韓似懶得聽嘮叨,懶得理他。張以壁沒有生氣,因為關懷是出自內心,何必在乎回應的「強度」,兄弟倆仍慢慢剝開饅頭,一小口一小口往嘴裡塞。 (貧困使他們沒錢買維他命,當然不生病又長壽,正好證明中醫認為虛勝於實的觀念是正確的。)

    誰大不打緊 要一起活下去

    張以壁透露,身分證上他是民國前一年生,張景韓為民國一年生,鄰居每次看到他推著張景韓輪椅散步,都以為是哥哥服務弟弟;事實上他才是弟弟,張景韓是哥哥,當年因鄉音之故造成筆誤,私底下他都稱張景韓「老大」。不過張景韓卻懶得理他,因為誰兄、誰弟已不重要,重要的是如何一起活下去!

    不論誰大誰小,高齡的兄弟倆,對外人而言都是「兩寶」,如此高壽已經罕見,何況是相互照應,步履蹣跚的人瑞推著行動不便的人瑞,這一幕任誰看了都感動。 (關愛是另一個讓人長壽的原因)

    只不過兄弟最近可能暫時無法享受新鮮空氣了。因為推動輪椅的張以壁疑似罹患開放性肺結核,必須接受治療;而哥哥少了弟弟當手腳,哪裡也去不了。

    形影不離 手足情溢於言表

    昆仲情深,無論發生任何事,兄弟都形影不離,手足之情,溢於言表,他們,才是最幸福的兄弟檔。

評論

   讀者看看這篇報導,它很清楚的告訴大家,親情也是長壽的必要條件,沒有親情生活無依靠,對身體不好。